
男,13岁,2023年11月16日就诊。发热4天,初起微恶风寒,继则发热渐增,汗出不解,体温39~40.5℃,当即输液服西药,药后体温退至38.5℃,而夜间复又高烧寒冷,现已高烧至第4天,头痛神烦,鼻干口渴,舌红少津,苔薄黄,脉浮洪数。
西医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。
中医辨证为寒郁化热,内传阳明,故从阳明经治,用柴葛解肌汤加减。
处方:柴胡20g,黄芩15g,葛根30g,白芷12g,羌活15g,甘草10g,白芍30g,桔梗12g,生石膏30g,先煎十分钟,生姜12g,大枣20g,苍术10g,紫苏12g。
暂服1剂,令停用所有中西药,将上药水泡半小时,急煎15分钟,煎两次,混匀,当日分3次服完。次日来诊,上方服下2次即感头身清爽,安然入睡,晚服完第3次,醒后已不发烧。遂改用小柴胡汤加味,2剂而愈。
体会:柴葛解肌汤,原名“ 干葛解肌汤”,方出陶节庵 伤寒六书》,有人称其适应证为“阳明经证”。由柴胡、葛根、白芷、羌活、石膏、桔梗、黄芩、白芍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11味药组成(《伤寒六书》),用以代葛根汤,治太阳阳明经病——恶寒渐轻,身热增盛,头痛肢楚,目痛鼻干,心烦不眠,眼眶胀痛等症。柴葛解肌汤具有温清并用,三阳同治,表里兼顾,重在疏泄透散的特点。对于退热有着十分可靠的效果。只要是风寒表实出现的发烧,不管热势多高,也不管男女老幼,服之一般当晚热势即可控制,部分降为低烧,部分烧可全退。其中老幼患者仅在剂量上小作调整即可,万不可因老人体弱或小儿稚嫩畏用而延误病情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胜亿优配,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,股查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