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
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是新时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“破题之钥”,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。坚持党建引领,实行专项行动,是着力破解物业治理“老大难”问题的有力举措。4月底,全区召开了嘉定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推进会,下发了《嘉定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方案》,拟通过建组织和建机制同推、党建引领和行业管理联手、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并重等举措,全方位加强党对小区治理的领导,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区善治的生动图景。6月27日起,区委宣传部、区融媒体中心推出“我家事·大‘嘉’办”系列报道,蹲点报道部分街镇、小区的经验做法。
骏丰玲珑坊西苑小区是2017年9月交付的商品房小区,地处轨交11号线马陆站沿线,总户数494户,常住人口1200余人,居民构成多元。面对前期邻里矛盾多、居民需求多元等治理难题,崇文社区充分发挥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“三驾马车”的协同作用,聚焦小区治理“关键小事”,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,努力将“问题清单”转化为居民“幸福答卷”、小区文明“风景线”。
破解“成立难”瓶颈
把牢业委会“人选关”
该小区由住宅、类住宅以及沿街商铺组成,由于各种原因,第一届业委会“难产”三年。为了改变这一困局,骏丰玲珑坊西苑小区所属崇文社区凝聚多方合力,一方面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,为物业管理和业委会组建换届提供专业指导;另一方面依托线上“微信群”+线下“四百”(进百家门、访百家人、解百家难、得百家心)大走访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,提升居民自治热情。最终,在2024年10月成功组建业委会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支队伍大多是“80后”,他们从事法律、财务、工程等相关工作,为后续文明、规范、高效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聚焦“换物业”痛点
协同联动“解民忧”
“小区里建筑垃圾堆积、公共设施老化损坏,电梯故障停运、消防监控损坏......”在业委会成功组建前,原物业处理居民诉求不及时的问题一直被居民诟病。业委会成立后,居委会书记带头成立更换物业工作小组,与业委会共同探索,以“1+3+N”工作模式破局,“1”核引领:即以党支部为核心,明确方向,统筹协调物业更换工作全过程;“3”基联动:网格长、楼组长、文明实践,广泛征求居民意见,搭建沟通桥梁;“N”方协同:联动片区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房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力量。为了解决“换物业”期间的电梯维修难这一痛点,崇文社区联动相关单位,召开多次协调会,并向居民广泛征询电梯维修事宜,促成维保单位垫资维修,最终解决了维修难题。
攻克“治理难”顽疾
打造共治“新格局”
如今,“有事共商、文明共治”成为小区新风尚。居民王老伯感慨道:“小区里大小事儿现在都有商有量,比如之前大家反映的电瓶车充电问题,很快就得到了回应。”随着小区居民电瓶车数量增长,现有的充电桩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,不少居民把电瓶车停放在架空层里。为从源头破解这一难题,社区党支部牵头,组织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对策,在广泛征询后决定将原本的架空层进行改造,增设自动喷淋系统、烟感报警器、全覆盖监控设备以及防火隔断,并组织文明实践力量广泛宣传,引导居民养成规范停车、安全充电的良好文明习惯。新物业接手短短三个半月内,玲珑坊西苑小区12345热线工单同比下降88.89%,环比下降20%,居民的“烦心事”也变成了“暖心事”。
化解“融合难”困境
跑出自治“加速度”
“小区里的活动特别丰富,我特别喜欢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,通过这些活动大家都慢慢熟悉起来。”骏丰玲珑坊西苑小区内,“一棵树计划”亲子种树认养文明实践活动受到了居民的欢迎,居民们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7596元,在小区里种下了12棵樱花树、12棵桂花树、5棵白玉兰树和3棵紫薇树,27户家庭以及居委、物业、养护单位一同挂牌养护。此外,例如“小年启新岁 暖心迎春节”“元宵趣游园 光彩映团圆”“玲珑生活家园宜居行动”更是常态化开展,一份份文明实践的温度,让邻里间由“陌邻”变“睦邻”,让基层治理、服务群众由“社区的事”变成了“大家的事”,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从“管理”到“治理”、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合作,崇文社区在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。后续,社区将继续凝聚合力为居民的幸福生活“加码”,努力打造群众认可、特色鲜明的小区治理现代化样本。
来源:马陆镇
编辑:王泽昊
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
胜亿优配,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,股查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